公司经营范围:盐加工;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 术的进出口业务;经营进料加工和“三来一补”业务,开展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。
公司自1981年成立以来,根据客户要求,积极开发盐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,先发投放市场的有滩晒盐、餐桌盐、低钠保健盐、加碘盐、沐浴盐、多元营养盐、天日盐、选别盐、渍物盐、筛选盐、海水晶、卤水等产品,同时,还积极开展非盐产品的进出口及代理出口业务。台
位于台北市信义区的摩天大楼台北101
位于台北市信义区的摩天大楼台北101
湾被世界银行、[26]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、[27] 美国中央情报局《世界概况》等机构认定为发达经济体,[28] 是亚洲四小龙之一。按国际汇率计算,2014年台湾GDP5170.19亿美元,为世界第25大经济体,居中国省级行政区第6名;[263] 人均GDP22002美元,居世界第39名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,2014年台湾GDP9770.88亿美元,为世界第20大经济体,人均GDP40581美元,居世界第17名。[264] 外汇储备居全球第五。[265] 2013年人类发展指数为0.882,居世界第21名,处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。[266-267]
台湾经济于1960年代开始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,现今当局逐步减少对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干预,一些大型“国有银行”和“国营企业”陆续被私有化。国际贸易是台湾的经济命脉,[268] 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
宝岛台湾魅力夜景
宝岛台湾魅力夜景 (63张)
伴、进出口贸易第一地区,其次为美国和日本。[269] 不同于邻近的韩国和日本,台湾经济以中小型企业而非大型企业集团为主。[270] 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举足轻重,全球大多数电脑电子零组件都在台湾生产。高新技术产业已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,农业占GDP的比重从1952年的35%降至2%,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合计比例过半。
为降低生产成本,台湾许多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陆和东南亚,也造成产业空洞化的问题。台湾已投资大陆超过1500亿美元,[271] 在大陆有8万多家台资企业,[272] 常住大陆的台商及眷属已超过100万人。[273]
台湾政治、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中心台北市
台湾政治、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中心台北市
发展历程
“十大建设”工程
“十大建设”工程 (6张)
主词条:十大建设
国民党政府迁台初期采取适度干涉的计划经济制度,加上美国的经济援助,得以重建面临困局的台湾经济。农业方面支持小农生产与资本农业双轨并置,实行土地改革政策增加农业生产。工业方面于195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业,扶植以纺织业为主的民营企业。1950年代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,当局为吸引外资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,由出口带动生产,使台湾成为美、日的加工基地,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,缔造了举世瞩目的台湾经济奇迹。1970年代在蒋经国推动“十大建设”下石化业与重工业打下良好基础。[274] 1980年代后陆续放宽进出口与投资限制。目前当局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重点发展观光旅游、医疗照护、生物科技、绿色能源、文化创意、精致农业六大新兴产业和十大服务业。[275]
台湾经济、文化与交通中心台中市
台湾经济、文化与交通中心台中市
高新技术产业
国民党政府迁台后带来大陆的学术人才与科学技术,成为科技发
新竹科学工业园区
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(27张)
展的基础。
自1980年起当局相继成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、[276] 南部科学工业园区等科学园区,大力鼓励厂商投资集成电路、电脑等高新技术产业,耗能少、污染低、附加价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传统产业成为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,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。[277]
农业
桃园市大溪区大溪花海农场的花海景观
桃园市大溪区大溪花海农场的花海景观
主词条:台湾农业
台湾只有24%的土地适于耕种,主要为土壤肥沃、温暖湿润、利于耕作的西部平原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,但农业生产效率很高,出口高质量的猪肉、蔬菜、糖、甘蔗、茶叶、大米和热带及亚热带水果。盛产稻米,一年有二至三熟,米质好,产量高,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农业生产的首位。主要经济作物有樟脑、蔗糖、茶、凤梨(菠萝)、香蕉、莲雾。蔬菜品种超过90种,栽种面积仅次于稻谷。水果种类繁多,素有“水果王国”的美称。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,台湾蝴蝶兰闻名世界。[278-279]
服务业
  • 相关文章: